李祥俊:《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再版丨202012-38(总第1512期)

发布日期:2024-09-20 14:19

来源类型:六儿音乐 | 作者:崔圭真

【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2024年香港资料正版大全】【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49123.cσm查询澳彩资料】【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
【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 【2024新澳免费资料】 【2024奥门资料管家婆正版大全】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5-01

页数: 343

定价: 138.00

ISBN:9787520362559

01

内容简介

本书以王安石的学术思想为研究对象,研究角度着眼于学术传承与思想演进、学派斗争与问题论述之间的相互依存状态,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王安石关于各派学术思想的评价、注疏、论述,揭示其本人的观点及其在该学派思想发展中的地位,并考察其学术思想的主导精神和在思想史上的地位。本书分为三章,分别探讨王安石的经学、儒学以及子学、佛学、道教思想。

02

作者简介

李祥俊,男,1966年生,安徽省合肥市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儒家哲学、汉代哲学、宋代哲学、现当代中国哲学、中国传统价值观。

03

目录

序言 / 周桂钿

导言 / 二十世纪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回顾

一 梁启超与 20世纪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的兴起

二 民国时期的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

三 十七年与 “文革冶时期的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

四 改革开放以来的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

五 台湾、海外的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

六 余论:本书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目的

第一章 王安石的经学思想

第一节 王安石对经书、经学的总体理解

一 经书是圣王之政的记载

二 经学的产生和传承

三 经学解释学

第二节 以《三经新义》为代表的王安石新经学

一 王安石的《礼》学

二 王安石的《诗》学

三 王安石的《书》学

四 王安石的《易》学

五 王安石的《春秋》学

第三节 王安石经学注解的宇宙论

一 宇宙的本体和化生过程

二 宇宙万物的属性与规律性

三 天人关系论

第四节 王安石经学注解的人生哲学

一 人性的本质

二 道德修养与人生智慧

三 人生追求

四 人伦关系

第五节 王安石经学注解的君道思想

一 君主的品德修养

二 君权至尊、君主独裁

三 君权使用方术

第六节 王安石经学注解的君、臣、民关系论

一 君臣关系

二 君民关系

第七节 王安石经学注解的治国之道

一 德政与力政、礼治与刑罚

二 具体领域的政治指导思想

第八节 王安石的经学经世思想

一 对经学与经世关系的探讨

二 以经学统一思想

三 以经学培养人才

四 以经学缘饰新法

附录 宋人对王安石经学的评价

一 对王安石经学总体得失的评价

二 对王安石专经研究的评价

三 对王安石以经学经世的评价

第二章 王安石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王安石对儒者、儒学的总体认识

一 儒者的定义

二 儒学的宗旨

三 王安石关于儒学的著述

第二节 王安石对前代儒学人物的评价及其道统观

一 论孔子对圣王之道的传承及其在儒学统绪中的地位

二 对孟子、荀子两大儒的不同评价

三 对汉代诸儒的评价及对儒者人生困境的思考

四 对唐代以降诸儒的评价及对儒学复兴的论述

五 对儒者使命的自觉体认及对复兴儒学的自我承当

第三节 王安石对儒学性命之理的阐发

一 对传统儒学人性理论的批评

二 人性的本体

三 人性的存在方式

四 天命、人性与命运

第四节 王安石对儒学内圣外王之道的发展与修正

一 致一的内圣外王之道

二 尽性、循礼乐的修养方法

三 圣、王合一的理想人格

四 推己及人、爱有差等的人伦践履模式

第五节 王安石对儒学士人出处进退之道的体认

一 出世与入世

二 仕与隐

三 君臣之际

第六节 王安石对儒学治国之道的创造性发展

一 礼乐刑政的价值

二 尊王贱霸的政治统治方式

三 义、利统一的理财观

四 经世致用的政教文学论

附录 宋人对王安石儒学的评价

一 对王安石儒家人物评价的评价

二 对王安石儒学典籍注解的评价

三 对王安石儒学思想的评价

四 对王安石在儒学道统中地位的评价

第三章 王安石的子学、佛学、道教思想

第一节 王安石对子学、佛学、道教的总体评价

一 诸子之学的得失

二 与佛教、佛学的因缘

三 对道教的态度

第二节 王安石的老子思想研究

一 对于老子宇宙论的解释和修正

二 对老子生存智慧的继承和发展

三 对老子治国之道的批评和深化

第三节 王安石的庄子思想研究

一 对庄子人生哲学的继承和批评

二 对庄子政治思想的发微

三 对庄子回归远古观点的批评

第四节 王安石论杨朱、墨翟、商鞅等人的思想

一 对杨朱、墨翟思想的比较研究

二 对商鞅等法家学说的评价

第五节 王安石的佛学思想

一 对佛学世界观的理解

二 对佛学人性论的体认

三 对佛学人生生存方式的阐发

结语

一 王安石学术思想的基本精神

二 王安石学术思想的学派属性

三 王安石学术思想的历史地位

四 王安石学术思想兴衰的现代启示

附录 潘佑变法及其对李觏、王安石的影响

一 潘佑的生平与变法

二 潘佑、李觏、王安石的学术渊源

三 潘佑、李觏、王安石的思想共识

主要参考文献

再版后记

一宋史研究资讯一

邮箱:txq1627@126.com

编辑:潘梦斯

奥利维·马丁内兹:

2秒前:03目录序言 / 周桂钿导言 / 二十世纪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回顾一 梁启超与 20世纪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的兴起二 民国时期的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三 十七年与 “文革冶时期的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四 改革开放以来的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五 台湾、海外的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六 余论:本书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目的第一章 王安石的经学思想第一节 王安石对经书、经学的总体理解一 经书是圣王之政的记载二 经学的产生和传承三 经学解释学第二节 以《三经新义》为代表的王安石新经学一 王安石的《礼》学二 王安石的《诗》学三 王安石的《书》学四 王安石的《易》学五 王安石的《春秋》学第三节 王安石经学注解的宇宙论 一 宇宙的本体和化生过程二 宇宙万物的属性与规律性三 天人关系论第四节 王安石经学注解的人生哲学一 人性的本质二 道德修养与人生智慧三 人生追求四 人伦关系第五节 王安石经学注解的君道思想一 君主的品德修养二 君权至尊、君主独裁三 君权使用方术第六节 王安石经学注解的君、臣、民关系论一 君臣关系二 君民关系第七节 王安石经学注解的治国之道一 德政与力政、礼治与刑罚二 具体领域的政治指导思想第八节 王安石的经学经世思想一 对经学与经世关系的探讨二 以经学统一思想三 以经学培养人才四 以经学缘饰新法附录 宋人对王安石经学的评价一 对王安石经学总体得失的评价二 对王安石专经研究的评价三 对王安石以经学经世的评价第二章 王安石的儒学思想第一节 王安石对儒者、儒学的总体认识一 儒者的定义二 儒学的宗旨三 王安石关于儒学的著述第二节 王安石对前代儒学人物的评价及其道统观一 论孔子对圣王之道的传承及其在儒学统绪中的地位二 对孟子、荀子两大儒的不同评价三 对汉代诸儒的评价及对儒者人生困境的思考四 对唐代以降诸儒的评价及对儒学复兴的论述五 对儒者使命的自觉体认及对复兴儒学的自我承当第三节 王安石对儒学性命之理的阐发一 对传统儒学人性理论的批评二 人性的本体三 人性的存在方式四 天命、人性与命运第四节 王安石对儒学内圣外王之道的发展与修正一 致一的内圣外王之道二 尽性、循礼乐的修养方法三 圣、王合一的理想人格四 推己及人、爱有差等的人伦践履模式第五节 王安石对儒学士人出处进退之道的体认一 出世与入世二 仕与隐三 君臣之际第六节 王安石对儒学治国之道的创造性发展一 礼乐刑政的价值二 尊王贱霸的政治统治方式三 义、利统一的理财观四 经世致用的政教文学论附录 宋人对王安石儒学的评价一 对王安石儒家人物评价的评价二 对王安石儒学典籍注解的评价三 对王安石儒学思想的评价四 对王安石在儒学道统中地位的评价第三章 王安石的子学、佛学、道教思想第一节 王安石对子学、佛学、道教的总体评价一 诸子之学的得失二 与佛教、佛学的因缘三 对道教的态度第二节 王安石的老子思想研究一 对于老子宇宙论的解释和修正二 对老子生存智慧的继承和发展三 对老子治国之道的批评和深化第三节 王安石的庄子思想研究一 对庄子人生哲学的继承和批评二 对庄子政治思想的发微三 对庄子回归远古观点的批评第四节 王安石论杨朱、墨翟、商鞅等人的思想一 对杨朱、墨翟思想的比较研究二 对商鞅等法家学说的评价第五节 王安石的佛学思想一 对佛学世界观的理解二 对佛学人性论的体认三 对佛学人生生存方式的阐发结语一 王安石学术思想的基本精神 二 王安石学术思想的学派属性 三 王安石学术思想的历史地位 四 王安石学术思想兴衰的现代启示 附录 潘佑变法及其对李觏、王安石的影响一 潘佑的生平与变法二 潘佑、李觏、王安石的学术渊源三 潘佑、李觏、王安石的思想共识主要参考文献再版后记一宋史研究资讯一邮箱:txq1627@126.

加维诺·迭戈:

3秒前:本书分为三章,分别探讨王安石的经学、儒学以及子学、佛学、道教思想。

贾德·阿帕图:

1秒前:02作者简介李祥俊,男,1966年生,安徽省合肥市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斯科特·怀特:

5秒前:主要研究领域为儒家哲学、汉代哲学、宋代哲学、现当代中国哲学、中国传统价值观。